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鲁迅小说《祝福》的简介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

此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中,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2、穿越辛亥革命四川起义的小说有哪些

穿越辛亥革命四川起义的小说有《辛亥风云路》、《1911新中华》等。《辛亥风云路》是魏继新先生长达六年的心血之作,全书以碰扒简严肃的辛亥革命为主题,以四川保路运动作为故事发展的经线。《1911新中华》主角回到另一个平行世界的1911年的中华,这个世界和原来的笑裤世界有些不同,他阴差阳错的参加了一个有此仔些不同的辛亥革命。

3、鲁迅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小说有

《阿Q正传》《风波》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于1921—1922年撰写的中篇小说。小说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共九章,是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写成的,其中主要人物有赵太爷、阿Q、吴妈、假洋鬼子、王胡、小D等。《阿Q正传》向人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风波》是1920年鲁迅创作的小说,收录于鲁迅的《呐喊》中。

小说描写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

4、《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创作的代表作,也是鲁迅惟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为时化背景,虚构了“未庄”这个旧中国农村的缩影,以贫苦农民的生活为题材,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从创作动机来看“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整篇小说共九章。

作品通过对阿Q生活处境和不幸遭遇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阶级关系。阿Q勤劳却依然一贫如洗,他不仅物质上被剥削得一无所有,甚至连姓赵的资格也被地主赵太爷剥夺了。地主阶级对于农民不仅进行物质上的剥削,而且在精神上实施奴役和摧残。

小说通过阿Q与革命的关系,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所谓的革命党人对于阿Q的革命行动的排斥,深刻地揭示出“辛亥革命”没有启发广大民众的觉悟,从而在实际上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此外,本文揭示了阿Q那种以虚伪的优胜状态逃避现实的“精神胜利法”,中国国民的自我麻醉、自我欺骗的病态心理。小说通过暴露国民的这一病态心理特征,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性的弱点,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4)小说辛亥革命以后是什么小说扩展资料

《阿Q正传》主要内容:

作品描写了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贫苦农民阿Q。在旧中国农村小镇未庄,阿Q贫无立锥之地,只得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职业,只能靠打短工为生。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甚至失掉了自己的姓。他的现实处境悲惨之至,但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靠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他“战胜”了很多人,可终究拯救不了自己的性命,丧生在封建统治者的屠刀下。

创作意义:

《阿Q正传》写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间,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鲁迅创作出阿Q这么一个典型形象,代表的不是一个而是千万个,是为了唤醒旧中国的无数麻木的中国人的灵魂。

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5、鲁迅简介及代表作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

(5)小说辛亥革命以后是什么小说扩展资料:

鲁迅的小说特色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

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

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故乡》中,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后来的贫苦,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

6、鲁迅的《明天》的主题是什么?


页面连接:http://www.pornamateurphotos.com/news_0_c33cae/i77w22i3.html

35小说网 躺着看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狒狒小说网百书楼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